图书馆是大学的精神文化殿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月清馆长采访安江英校长访谈录

图书馆是大学的精神文化殿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月清馆长采访安江英校长访谈录

 

图1 安江英校长(右)在图书馆书墙接受李月清馆长的采访

 

李月清馆长:安校长,您好,很荣幸由我来采访您,在您心中,图书馆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安江英校长:图书馆是高校校园的地标性建筑,是反映学校校风学风、学术氛围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文化殿堂,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图书馆的发展与定位,主要考虑三个“符合度”:一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工作目标的要求;三是否符合学生的培养过程和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实施以读者为中心的战略,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由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服务模式由单一阅读场所向多元文化载体转变(交流、创意、展示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创客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需求创新模式,以最大限度的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例如:教学型需求、教育型需求、科研型需求、培训型需求以及社团需求等。

 

李月清馆长:您有在本科院校的工作经历,您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和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差异主要在哪里?

安江英校长: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办馆目标的不同。本科院校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图书馆馆藏内容以理论型、学术型为主,而高职图书馆多以应用型、技术型馆藏为主,具备自己独特的馆藏特色,是实现学校课堂教学与图书馆教育的双向渗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第二课堂”。

教学任务的不同决定了办馆任务的不同。高职图书馆  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发现。注重校企合作丰富实训资源馆藏,图书馆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号召社会上的知名企业参与到图书馆的馆协工作中,与企业共同拟定实训项目课题供参与到实训中的学生共同探讨。定期与企业合作举办论坛会,及时将最近最前沿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动态传达给学生。

加强特色资源库建设。高职图书馆应结合学校自身定位,依托优势学科,在对本馆馆藏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个性化的专题数据库。

 

李月清馆长:目前,学校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图书馆在我校“双高建设”中应做出哪些贡献?

安江英校长:“双高”建设项目的启动,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的工作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图书馆应该抓好这一契机,立足高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密集的优势,主动作为,努力打造成为智库型高校图书馆,为“双高计划”实施提供有力服务保障,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图书馆的发展从我校特色出发,遵循三贴近原则。

一要贴近师生原则,助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依据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完善品德等,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开展新书推荐活动,组织专业知识和娱乐智力为组合体的专题活动,引导读者阅读倾向,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拓展学生专业文化视野。开展身边的故事系列活动,如邀请优秀毕业生大国工匠罗火松,优秀教师郭凯老师,我校“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谢丽皋老师,讲述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深化专业学习,提升创新素养。讲述者从教师和学生中来,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切感,这些活动就很受学生欢迎。

二要贴近专业原则,打造专业特色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实践中要结合学校具体建设任务开展资源建设,以高水平专业群及相关学科为核心,优化馆藏结构,打造集收藏、检索、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收集完善科研、教学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高效共享,全面加强高校特色专题学科数据库建设,通过专题学科数据库的建设,提升信息资源融合与定向传递能力,打造专业特色资源保障体系。例如结合我校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群,建立实习实训录像资源库,技能大赛录像库、毕业设计作品资源库等,打造专业特色资源保障体系。目前,我校图书馆设立了考证专区,学生的利用率很高,但还需要有专业课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解读,提高学生获证率,使其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

三要贴近产业原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在校内,而是延伸到产业和地方经济,其服务内容资源需要涵盖高职院校及相关行业、产业的知识技能,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综合上述,高职图书馆必须树立开放的思想,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为学校科研、教育、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保障。

 

图2 安江英校长在图书馆使用自动借还机

 

李月清馆长:您走进我校图书馆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校长:宽敞明亮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不同的功能区域,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我走进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图书馆设有影视厅、视听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专题图书区、密集书库、咖啡厅、讨论室等多处功能区域。视听室购有影视数据库,每周为读者免费播放电影。电子阅览室则方便读者使用,查找数字资源。读者研讨室能够为师生展开专题商讨提供舒适空间、电脑和投影,方便师生进行头脑风暴和学术沙龙。图书馆实现了借阅和服务过程的高度智能化。功能区域中,设有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复印机、自助存包柜等设备,使读者能够享有轻松便捷,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和信息服务。智慧钢琴,朗读亭,瀑布流设备,拓宽图书馆阅读模式,丰富多元化阅读环境;图书馆大数据综合展示平台,实时显示图书馆业务数据;图书馆培训教室和电子阅览室教学教辅设备,配备云桌面管理系统。党建VR体验馆,结合先进的VR技术、时代前沿的党建内容,通过对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视觉、听觉、触觉的三重交互体验,使学习者有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不仅让红色教育更丰富,也让党员群众更加凝心聚力,锤炼党性提高素养。

李月清馆长:对于图书馆开设的思政专区,考证专区,您的看法如何?

校长:图书馆开设的思政专区,考证专区,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考证专区该区域根据各二级学院及学部所提供的考证内容和需求,按照考证类别均配备了相应专业图书和参考资料,贯彻了学校“1+X证书”培养方案,提高学生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思政专区,配备了各种思政读本,以及一体机和多媒体大屏的党史、党建数字和音像资源,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现战火年代革命先辈的伟大,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宣传了思政党建知识,让师生们耳濡目染感受党建文化气息,强化党性修养。

李月清馆长:您参加了图书馆举行的读书月开幕式,请您谈谈对于我们开展的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校长:我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丰富和创新服务的优势,以“两季两月”(即开学季、毕业季、读书月、新春月)为主线,坚持每年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数量众多,几乎每一到两周一项活动举行,形式多样,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众多,一些活动已成为学校师生中知名的品牌活动。例如在元旦开展的“笔墨凝书香 万家纳新福”活动,师生们积极参与到“写春联,纳新福”的活动中,寄托了全校师生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对学校发展的诚挚祝愿。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手写红色经典”活动,在图书馆发放的抄写纸或抄写本上,手抄写红色经典书籍节选内容,活动参与度高,党委书记、副校长等校领导积极参加,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广泛热潮。开展的橡皮章课堂,中秋猜灯谜等活动,动手性,趣味性强,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调动了同学们对手工的兴趣,让学生暂时放下手机,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我校图书馆并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19年阅读推广星级单位”称号。

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对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和开阔眼界,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引领我校的优良学风,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月清馆长:“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是一项重要教育工作。请您谈谈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培养中地位和作用?

校长:“信息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伦理四个方面的素养; 是包含对信息的认识、搜索、评估及使用等综合素质的统称。严格意义上来讲,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图书馆信息检索概念推广并延伸而来的,是信息时代下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高职图书馆是提升用户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关键,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上大有所为。

一是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从大一新生开始。

入馆教育是图书馆为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准备的“第一堂课”。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就要从入馆教育抓起。入馆教育是一项基本覆盖所有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是覆盖所有大一新生的一堂课。

二是信息素养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活。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掌握信息资源的查找、辨别、利用的技能,促进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提升。举办数据库培训讲座,使信息素养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中,图书馆深入拓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模与水平,全面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创新能力,助力人才培养。

三是组织参加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

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是首个属于高职图书馆的全国性比赛,是教育部职成司高度关注的高职图书馆赛事。我校图书馆作为北京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主任馆,已经连续三年组织承办北京市信息素养大赛,组织参加全国信息素养大赛决赛,以大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全面助力北京高职院校师生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图3 安江英校长在图书馆重点文献库观看《韩熙载夜宴图》

 

李月清馆长:针对目前图书馆工作多,任务重,人员少,对学科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如何解决?

校长: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此期间图书馆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其间为保证管理工作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应及时地更新整体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我校图书馆开发的《图书定位精准系统》、《图书可视化验收系统》、《手机移动端图书盘点系统》,以上三个系统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能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速度,可以在高校图书馆中大力推广应用。希望我校图书馆再接再厉,打造技术、资源、馆员、建筑、空间等要素深度融合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平台,以期彰显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价值张力。

二是可以实行兼职馆员制度。

高职院校专业兼职馆员制度建设是指图书馆为适应高职院校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优选学院重点专业中具备一定图书情报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兼任,借以促进其与相关专业的读者建立联系,主动为他们提供深层次、高水准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又有图情知识和信息素养,是为图书馆专业文献建设和专业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服务的。要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专业兼职馆员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划分工作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兼职馆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并确定工作目标。这是当前弥补图书馆专业服务人员不足,提高图书馆对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图书馆学科嵌入水平,提高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为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为整个社会的职业化进程服务。